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没有想象的那么差
齐 伯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研究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国际贸易政策、国际贸易实务、跨国投资以及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一门学科。它以经济学、国际贸易为主干学科,培养学生系统学习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商法等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深入了解国际经济的发展趋势及国际市场运行规则,熟悉我国对外经贸方针、政策;使学生掌握分析经济、法律、文化、技术等国际商务环境的基本方法以及计算机等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理论教学包括通识课程(通识通修、通识课程群)、基础课程(公共基础、专业大类)、专业课程(专业核心、专业拓展);实践教学包括公共实践和专业实践。核心核心课程有世界经济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发展经济学、国际金融管理、国际投资学(双语)、国际结算(双语)、国际商法(双语)、跨境电子商务等。
此外,根据新文科人才培养要求,很多高校还开设“数字+”特色课程,如《数字贸易概论》、《数字贸易统计》、《数字贸易规则》、《网络营销》等课程;开设“贸易+跨学科”特色课程:《农业经济与贸易政策》、《世界经济地理》、《环境与资源经济学》;开设大数据类、科研方法类课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科研训练课程》、《数据分析与Stata应用课程》、《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大数据技术原理及应用》等。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包括对外贸易及相关领域的行政管理、教学和科研部门,还有外贸企业、外资企业、跨国公司、拥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和其他涉外经贸部门等。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例,该校国贸专业毕业生近几年的就业单位有中国对外贸易促进委员会、国家统计局、恒远经贸公司、金锣集团、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
据教育的最新数据统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毕业生规模为9万人左右,全国就业率区间为85%至90%,属于就业率较高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