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学人才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齐 伯
助产学专业属于医学中的护理学类,旨在培养系统地掌握助产学及相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职业素质,具有基本的临床助产工作能力、初步的教育、管理、科研创新及终身学习能力,能在各类医疗卫生、保健及教育等机构从事临床助产、围产期护理、母婴保健、教学及管理等工作,服务于人民健康事业、积极投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高素质应用型专业人才。
助产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有助产学导论、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理学、药理学、医学遗传学、基础护理学、助产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精神心理照护学、急危重症护理学、助产学、助产学综合训练、妇幼护理学、妇幼保健学等。
通过上述课程的学习,主要培养三种专业技能:一是具有运用护理基本知识开展临床护理、常见急危重症抢救配合的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突发事件应急救护能力;二是具有运用备孕、妊娠、分娩、产褥恢复及育儿等生育知识进行妊娠期和分娩期健康指导、产程管理与照护及正常产接生的能力;三是具有识别分娩期母儿异常的能力,具有运用高危妊娠的相关知识进行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危急重症抢救配合的能力。
助产学专业毕业可考取护士执业资格证、母婴保健合格证等,既能从事助产工作,又能从事护理工作,就业范围较广。一般在各级各类医院、妇幼保健机构、健康管理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健康管理机构、母婴保健服务机构、母婴康复护理中心等从事临床助产以及妇幼保健工作。
我国目前存在助产人力资源短缺、内部结构不合理、人口和地理分布不平衡等问题,国内医院仅产房助产士的缺口至少有20多万人,加上产前和产后的护理,助产人员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中国目前助产士与生育妇女比例为1∶4000,与发达国家的1∶1000差距悬殊。